目前分類:到底怎麼教小孩 (2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『為什麼妳要道歉?!』牛頭叔叔說故事037

 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晨間電視 改變孩子賴床習慣
  許多教養專家反對孩子看電視,不過,我一直覺得,電視節目有各種類型,只要適當選擇,適當安排,其實可以成為教養的好幫手,尤其, 早上播放電視節目,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,像我的孩子就再也不賴床了!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孩子竟然管不好呢?

 

 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採訪撰文陳姵樺
諮詢台中台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 蔡明克

 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事例一
強強在遊戲場玩時,很容易不小心推擠到別的小朋友,使得爸爸媽媽總是要仔細的盯著他的一舉一動。每次要求強強向跌倒的小朋友道歉,強強都會立刻說:「對不起。」但爸媽覺得,事情似乎不應該這樣結束,因為強強總是一犯再犯,對不起三個字好像只是隨口說說,強強並沒有認真反省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〈一〉 適時回應孩子的行為,不要「太過」或「不及」
當孩子出現了不恰當的行為,例如:不肯收拾玩具、在外用餐時大聲吵鬧等,父母親應該避免用「不准吵!再吵下次就不帶你出來!」等嚴厲的話語來斥責孩子。過於嚴厲的對待孩子,其實會造成反效果;但忽略孩子,隨孩子吵鬧,父母親卻不加以管束的態度,也是不正確的。這樣長久下來,孩子將會對他人的觀感不放在心上,毫不在意。久而久之,孩子將會成為一個漠視他人感受的人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何導正孩子的行為?
當孩子有不良的行為發生時,父母親該用什麼方法導正孩子的行為?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1:「托兒所」和「幼兒園」,有什麼不一樣?
目前臺灣的幼兒教育,分為「托兒所」和「幼稚園」兩種。托兒所招收2~6歲的孩子,幼兒園招收4~6歲的孩子。公立國小的附設幼兒園,是以招收五足歲孩子為主、四足歲孩子為輔。您家中2~3歲的孩子,目前只能就讀托兒所。托兒所中的照顧人員必須具有托兒所保育人員資格,幼兒園中的教師則必須領有幼兒園教師證書。此外,在設施、空間、師生比等,托兒所和幼兒園都有不同的規定。一般而言,幼兒園的各項規定都比托兒所嚴格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3歲的孩子,漸漸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,也越來越有能力,很多事都想要自己動手嘗試,感覺就要長成一個大小孩了。有些家長因為感受到孩子的成長,開始考慮是否要幫孩子找一間合適的幼兒園,讓孩子在更多元的環境中學習、成長。
然而「將孩子送到幼兒園」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,一方面23歲的孩子畢竟還很稚嫩,另一方面協助孩子調適離開家庭、進入幼兒園的過程,對孩子和父母親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。常聽說許多父母親因為孩子哭鬧著不想上學而苦惱,也有父母親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的團體生活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處罰bobo後要安撫‧讓他感受父母的愛

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,父母的情緒也不會太好,有的時候,還因為正在氣頭上,而對孩子施以過重的處罰,提醒你,處罰後,務必要做安撫的動作,讓他知道處罰的真正原因,以及父母還是愛他的。

3歲前的孩子,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夠,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情時,時常就會大哭大鬧,大發雷霆。而父母遇到這種情況,也時常無法用心平氣和的方式面對,甚至有時還會手足無措,若是處理不好,哭鬧的孩子還會藉機愈鬧愈嚴重,一發不可收拾,最後,往往演變成一場親子大戰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●多數父母都會碰到孩子發脾氣的問題,特別是在孩子二三歲剛開始具有獨立性、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時。發脾氣實際上是孩子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的信號。 
  一般來講,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。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,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。每個孩子養成發脾氣習慣的原因是不同的。有時候孩子發脾氣僅僅是因為過度疲勞或受了刺激。不管孩子為什麼發脾氣,必須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毫無意義,它不能幫助他克服挫折,逃避責任,讓父母改變主意。 

  置之不理:這是幫助孩子擺脫髮脾氣習慣的最好方法。因為孩子發脾氣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注意。你不理他,孩子就會意識到發脾氣沒有什麼用還是少用為好。 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,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。如果父母聽之任之,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,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,正所謂「千里之堤毀於蟻穴」。因此,專家提醒父母: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,趕快防患於未然,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。
1.攻擊性行為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媽媽愛罵我!
‧學前教育雜誌 2007/04/24

吃飯穿衣服總是慢吞吞,就連上床睡覺也是摸東摸西、一拖再拖,媽媽碎碎唸也沒用,重效率的爸爸上班趕著送他到幼兒園,看到他這副德性不免沉下臉。需要爸媽督促的韋韋總覺得「爸媽好兇喔!每天都罵我…」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呂素美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保系兼任講師

禮貌,不只是教會孩子說「請、對不起、謝謝你」就好;禮貌,是一種生活態度,要順著孩子的學習方式,讓他沈浸在禮貌的環境氛圍中,點滴累積。

一天,與先生走在台北街頭的人行道上,迎面一字排開走來四位身材高挑、似大學生的年輕男女,眉飛色舞的談笑著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在的孩子沒有耐性是眾所周知的,動不動就耍脾氣,同小朋友們打架,缺乏耐性時,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會放棄。

■判斷孩子的耐性指數

1.做事不能有始有終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歲寶寶總是被冠上「小氣」與「霸道」的「頭銜」,其實不是他們不願意為別人設想,只是受限於「自我為中心」的思考方式,無法顧及到他人的感受。

自我為中心的2歲兒

  「自我為中心」是2歲多寶寶的思考特徵。他們只想到自己的感覺與需求,而不考慮別人或周圍的狀態。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,影響著寶寶的人際關係,因此,他們不容易產生與別人合作、輪流,或分享的行為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懲罰與獎勵是相對的


父母要明確懲罰的目的決不是在孩子身上發洩自己的怒氣和怨氣,而是要引導幼兒把精力轉移到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上去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之間打打鬧鬧,這本是正常現象,一般情況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預。讓孩子在相互磨合中,促進瞭解,互相配合,而成為好玩伴。當然有時他們之間的衝突太大,自己無法解決時,老師或父母就應出面交涉,使孩子的火氣降下來,或暫時分開,或遊戲重新開始。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,更不可打罵別人的孩子,因這既影響孩子又傷害大人自己。

兩個孩子一個叫王平,另一個叫張輝,都是三歲,剛來上小班。幼兒園的林老師說,兩個孩子的個性都比較強、好動、不太聽話。王平個兒矮小點,頑皮些;張輝則高大點,老實些。平時他們在一起玩愛打打鬧鬧,有事老師馬上擺平,然後兩人玩得挺開心。

幼兒園放學後,許多小朋友還不願馬上回家,想在遊樂場多玩一會兒,父母 們也只好在旁邊等著。突然滑梯上,王平和張輝吵起來了,「我先到!」「我先到!」而且兩人還推推攮攮起來,誰也不讓誰先滑。別看王平個兒小,真把張輝推在一邊,自己一溜就先滑下來了。張輝那肯服輸,緊隨其後滑下來,一下把他撞落到地上。王平被撞疼後,哇哇哭叫著,爬起來,扭轉身就打張輝。張輝自然就和王平對打起來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責任感:負起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責任

遇到事情的時候,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,當然很方便──不過,長久來說,這並不是一種有未來性的態度。

世界上的資源愈來愈少;社會福利制度正一塊一塊瓦解中;國庫已經被掏空,更別說想要解決地球上幾個得優先處理的問題了。以為所有的事情有一天終會自己消失,不只是天真,更是不負責任的想法。這是在未來的世界裡,我們不可能容許的態度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讀過很多教養書。雪真借我的「為孩子立界線」至今放在我床頭。我覺得,這本書是近期給我影響最深,也最實用的一本書。事實上,我覺得很多品格教育失敗、或是在人際關係上失敗、或是深為人際關係(包括公婆、姑嫂、夫妻)所困擾的成人,都源於個人的「界線」不清楚。

selina95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